Zhuang Y.H (Eric)- 纽约大学

Eric初次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一米八修长的个子,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自信与教养。这源于他拥有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来自父母的关爱和妹妹的依赖,使他比同龄的男孩子更成熟一些。
他从10年级就开始与博美前程的老师们频繁的地接触,开始补习SAT与TOEFL。Eric较早的地意识到了全程规划的重要性,让我们提前对于他申请时所需具备的标化成绩以及活动奖项等有了一个良好的规划引导。在他SAT始终不能达标情况下,我们当机立断的地选择了ACT作为最后主攻的考试。,才让他在之后的申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暑期开始的头脑风暴中,我们挖掘出他广泛的兴趣爱好,这也是他自信的来源。但这些特点太过于普通,并不能打动美国大学招生官。要怎么突出这个男孩子的特性呢?Eric从9年级便开始在美国念书,并且非常独特特别地是在一所军校学习。那么,当被军事化管理束缚之后的他,会对美国这样自由民主的国家产生什么不同的见解么?于是,一篇阐述对于学校氛围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矛盾的文章——《自由与不自由》诞生了,充分展现了他独特的三观与亮点。
当两篇文书被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之后,来自美国各大学的补充文章接踵而至。而彼时,Eric已经去了回到了大洋彼岸继续他12年级的课程,充斥着写不完的essay,做不完的quiz。他不止一次和我提到,为什么一天只有24小时,为什么他们的学校要熄灯,为什么这一年会这么忙碌,为什么他的ACT分数考不到30+。每一次的消息,都是来自他的半夜,带着一丝丝小烦躁和越来越多的失望。
Eric的dream school始终是NYU。可在他一次又一次徘徊在ACT 28分之后,他似乎开始要放弃他的梦想。可是,那是多么的可惜。在给他定了50名左右学校作为EA保底之后,他开始逃避NYU这个话题。甚至当EA录取结果发布,他获得了offer大丰收之后,他还是不能对自己更有信心。
于是,在和他父母沟通之后,我们保持高度的一致,NYU必须作为他的ED2来申请!于是,在截止日期前的十二月,成为了Eric和我非常紧张忙碌的一月。我们开始对于NYU的补充文章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探讨与修改。对于Why Major的文章,我开始不断搜索NYU的官网内相关的专业信息,甚至有一度,我都觉得这是我自己在申请NYU。
当最终NYU向Eric发出congratulation的offer时,我们在我们的小群里开始欢呼雀跃。是的,或许Eric的ACT不如那些大牛们分分钟的33、34。但是他真的用文书像向招生官体现展现了一个受中西方文化结合影响成长的、对于NYU了解透彻、专业选择目的清晰、对未来有详细规划的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