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Rie Kimoto-南加州大学

发布时间:2015-05-29

 

 

 

学生档案

学生姓名:RieKimoto

就读高中:上外国际

录取学校:南加州大学、罗切斯特大学、威廉玛丽学院、宾州州立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              斯分校、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东北大学

 

和Kimoto一家的缘分要追述到三年前了,姐姐在我们这里培训又申请,结果进了梦寐以求的USC。至今记得他们一家在电话里与当时的顾问师潘老师分享激动难抑的心情。

二年后,妹妹再次托付给了我们,自然一来就找老师。我告诉他们老师调去杭州当总经理了。Rie爸爸惊讶地问:她两年前不是刚到你们公司, 这么快就当总经理了?她那么年轻,杭州全她管吗?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他赞叹地说:博美的顾问能力太强了。

于是他们就像两年前一样,毫无疑问地接受了我们指定的一个更年轻的顾问来具体负责妹妹的申请。相比那些对顾问背景比来比去的家长,Rie的父母总是绝对相信我们的安排。当然他们这次已经更清楚地知道博美为每一个学生出谋划策的,绝不是一个顾问,而是从作文老师到申请总监,甚至公司全体资深顾问集体讨论的智慧。

妹妹相比姐姐,学术上弱了一点,以进姐姐的学校和专业作为冲刺目标。相同的中日文化背景是两姐妹最印象深刻的,而经济学的专业选择又主要受父亲职业影响,所以在Common文章和专业兴趣文章的头脑风暴阶段,两姐妹的主题产生了不约而同的相似。是刻意去回避形成截然不同的立意?还是尊重孩子真实的内心感受?因为姐妹俩申请的很多学校重复,担心雷同的主题被某个记忆深刻的招生官摒弃,孩子和父母都很茫然。

我建议她遵从内心的感受,并且启发她:即使以完全相同的人、事和场景为素材,不同的艺术家所呈现的作品可以风格迥异。更何况姐妹俩成长过程中,受中日文化和父亲影响的点滴事例各不相同,感悟也各有千秋。只要我们抛开表面的相似,去充分挖掘深层的差异,完全可以塑造出妹妹自己独特的形象。

于是,最后Common文章中,姐妹对同样受中日文化影响的阐述分别是:姐姐因身份的不确定曾经自卑,在日本地震海啸中用自己的优势为日本募捐出力,从而认同并且为自己的身份骄傲。妹妹从小在中日环境中不停转换,却始终以微笑和一声Hello去打破文化的隔阂,从小学本能地适应环境,初中努力地融入环境,到高中积极地影响环境,结尾充满信心地向未来的美国大学,向全世界亲切地呼唤:Hello the world!

至于专业兴趣文章,姐姐着重表达了直接受父亲的熏陶,而妹妹的视觉放到了一个更广泛的领域。从带给自己童年最美好旅行记忆的日航倒闭引出的震惊,到同情昔日富裕的日本邻居因日本经济危机陷入生活落魄;从担心上海房价是否会重蹈日本覆辙,到好奇美国经济更快复苏的原因......带着一连串身边的困惑去请教父亲和学习AP经济学,引申出更多的问题,决心追随父亲和姐姐,去探究经济学的神秘!

现在我总结起来很是轻松,但回想这两篇文章的十几次修改到定稿,至今我都佩服孩子对完美和细节的执着,也感谢不厌其烦被折腾的顾问和作文老师。这个求同存异的过程实在是个考验我们所有人耐心和智慧的经历。所幸的是:每当孩子受其它各种干扰而左右不定时,我们的意见总能最后得到她的认同。而每当陷入一个思维瓶颈令我们痛苦不堪时,孩子妈妈极其温柔客气的致谢总能让我们振作起来找到新的灵感。

由于今年录取形势的严峻,孩子掂量自己10SAT成绩后,担心到非要增加了好几所50之后的学校。随着排名越后大学越早发出的录取通知,到3月中她已经攒了不少包括30几名学校的录取信,于是提前兴奋起来,并迫不及待介绍学生给我们。

USC再次欢迎妹妹的消息传来时,我可以想像他们全家登上了兴奋的巅峰。而我第一反应是:招生官是否同时看过姐妹俩的申请材料?也许妹妹报到后可以去打听下,以解开我的好奇。

祝美丽的姐妹花交相辉映,绽放在U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