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教育,是无为,也是无不为
老子认为,“无,名万物之始也。”无,是虚是空,而世间的道理恰恰是,只有虚和空才能博纳万物,无所不容,而无所不有始于无所不空。所以从辩证法的角度说,“无”正是有,是最完美的饱满,虚也恰恰是实。这同苏格拉底所说的“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真是异曲同工,不谋而合啊。
2500多年前,当古希腊苏格拉底前哲学家们还在思考宇宙怎样产生、万物由何而来、人是谁造的等重大宇宙和人生问题的时候,老子已经明确指出“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无”了。有了无,进而又有了“无为而无不为”之说。什么叫无为?什么又叫无不为?《淮南子·原道》里说有一句话:“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
“不先物为”就是事物发展尚未到某一步,人切莫先加干预。如揠苗助长、杀鸡取卵、秋收未到先征租税等等。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孩子尚小,心智尚未成熟,就开始急于进行催补,舞蹈钢琴书法武术什么都逼着孩子去学。想想现在的小孩子也怪可怜的,应付学业负担已显捉襟见肘,还要去参加那么多无聊课外兴趣班,时间久了,不出问题才怪。孩子连自由玩耍的时间都剥夺了,这么干,就是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最后的结果也是适得其反。
其实,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教育最应该是“无为”的时候,我们却恰恰选择了“无不为”。我记得去过一个加拿大一年级的教室,教室里的一堵墙前,放了好几百种玩具,上课基本上就是老师带着孩子玩,在玩耍钟学,在学习中玩耍。这样的方式,你让孩子不喜欢上学都难。可是我们的父母,完全忽视孩子的天性,忽视孩子的个性,拼命“有为”,把孩子天真烂漫探索世界的本性活生生地给扼杀了。
杨朱在老子的理论之后,提出一个“童子牧羊”的比方,形象地阐释了无为的内涵:一个小小的童子手持木棍放牧一百只羊,让羊“欲东而东”、“欲西而西”,童子只是“荷杖随之”,并不乱加干涉。羊自寻青草,自饮清泉,暮而归时,羊饱人闲——这就是无为而治的具体而生动的表现。
教育中的无为,并不是说要彻底放羊。在涉及到孩子的道德和诚信问题,涉及到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涉及到孩子的人生观和心理问题时候,家庭和学校就必须要“无不为”。大家都知道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当然现在知道这是个杜撰,但也从中可见,从小抓孩子的品质问题多么重要。而这一块,恰恰是我们现在的教育,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最缺失的一个环节。现在很多父母为孩子的事情伤碎了心,一切的根源都是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味注重其学习,一味培养所谓的才艺,而忽视了培养孩子作为一个人,今后在社会上适应所需要的基本素质,比如,健康的身体,广阔的胸怀,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百折不挠的心理状态,积极正面的人生态度等等。有了这些基本素质,远远比孩子能解几道数学难题弹几首钢琴曲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台,作於羸土;百仁之高,始於足下。”说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育者注意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上细心考察,慎重对待、及时引导,则为难于易,成事于始,像树木从新芽起就生机蓬勃,像高台从奠基时就根基扎实,那么在轻松无为中,我们自然而然就可以进入“无不为”——即“没有什么不能做、也没有什么做不好”的化境了。
这么说来,要说中国启发式教育的鼻祖,那可真是非老子莫属啊!
老子在函谷关留下他毕生精华的凝集《道德经》后,骑一头青牛不知所终了。曾虚心向他问学的孔子唏嘘感慨“老聃,真吾师也!”只是,2000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在小升初和中考高考这些无形的指挥棒的拨弄下,已经和老子所倡导的理念渐行渐远了,而且,越来越远。
(文章选自“张一冰说”)